首页 玩轉地球 香港锡克庙之旅 - 历史篇(二)

香港锡克庙之旅 - 历史篇(二)

張倧 Jeong Giong发布于 4周前

一名Gen Z INFP,只要是有興趣的東西都會刨根究底。新聞議題、宗教研究、廣東話、電影賞析全都能觸起我的求知欲,喜歡美食、攝影、旅遊。

0

0

香港锡克庙之旅 - 历史篇(二)

讲到锡克庙,当然就不得不提到锡克教。锡克教这个名字对不少香港人来说或许很陌生,其实锡克教是其中一个最年轻的宗教,与印度教一样起源自印度旁遮普地区。他们称一些教中的师傅为Guru,而锡克教的创办人就是Guru Nanak。

Guru Nanak成长于印度文化下,在他30岁的时候,开始对当时社会盛行的种姓制度与不可接触制感到不解,于是创立了锡克教。他认为需要一个新宗教,一个平等的宗教,来解决印度的歧视文化。因此锡克教的核心是拒绝吠陀的权威,不分种姓,强调人人平等,特别在意为妇女争取平等。


为了宣扬锡克教人人平等的核心,Guru Nanak创办了Guru Ka Langar,意思就是公共厨房,为所有人提供食物。之所以从食物入手,是因为人日常生活不能避免食物,所以食物能让Guru Nanak接触所有人。在Guru Ka Langar,所有人都要毫无禁忌,不讲求食物是哪个种姓提供的,不能嫌弃食物由哪个种姓的人所处理,大家坐在一起,不分高低地用餐。

请订阅升级为至尊会员以阅读全部文章内容

立即订阅

0

0

版权所有 ©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。保留所有权利